(来源:新材料研习社)
在光伏行业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,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愈发受到重视。行业数据表明,目前有近90%的光伏组件运用TOPCon技术,这使得产品之间的相似度不断提高。
从政策角度来看,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发布的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(2024 年本)》中,明确把知识产权保护纳入重点内容,要求企业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。而在市场实践中,专利维权已经成为常态,依法维护自身知识产权也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。据统计,目前国内排名前 6 的组件龙头企业都已开展专利维权行动,同时,海外的专利纠纷也呈现出加剧的趋势。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一起涉及光伏胶膜核心技术的专利诉讼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近日,日本长州产业株式会社(以下简称 “长州产业”)就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 “鹿山新材”)及其相关子公司涉嫌侵犯其发明专利、模仿其受专利保护的技术方案一事,向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庭提起诉讼,目前该案件已被受理并立案。
此次诉讼所涉及的核心技术,是长州产业拥有的紫外光转换胶膜技术。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高效异质结(HJT)等电池害怕紫外线的问题,它通过将有害的紫外线高效转化为可利用的可见光(量子转换效率>95%),可以使组件的功率输出提升1.5~2%,是 N 型电池时代提升组件性能的关键封装材料之一。
长州产业此前就已明确表示,对于仿制品必须采取果断的防御措施,并对侵权厂家提出严肃抗议。根据公开信息,中国已有十多家企业或个人曾尝试复制该相关技术,长州产业也确实已联合专业机构采取了维权措施。
光转有机物及使用该有机物的光伏组件胶膜所涉及的专利,是由日本某著名跨国公司在十多年前申请的,该专利文件公开了特定的分子结构,其专利池覆盖了日本、中国、美国等多个国家。这项技术在日本已有十年的应用历史,同时也有中国企业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了该专利的使用权。
公开查询记录显示,该核心专利在中国曾遭到多个主体提起的无效宣告请求,但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,相关的无效请求均被驳回,最终裁定该涉案专利权有效。这为长州产业的维权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。
行业专家指出,在光伏产业深度全球化的今天,技术创新与市场布局已经突破了国界的限制,形成了高度交融的国际产业生态。在这种情况下,相关企业不仅要在国内市场遵守知识产权规范,更要在国际竞争中严格遵循各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。专家提醒,任何企业蓄意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都将带来严重后果:一方面,可能会加剧国际市场对中国光伏产业的负面看法;另一方面,可能会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,最终损害全体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,进而对整个产业生态和国际合作产生不利影响。
资料来源:网络
扫码进行业交流群工程塑料行业群
通用塑料行业群
改性塑料行业群
尼龙行业群
(上述群长按二维码加)
更多群聊欢迎扫码咨询进群!
行业报告
《2025中国生物降解材料行业研究报告》
《2025生物基材料行业报告》
《2025 BDO行业研究报告》
索取目录请加 18026288257(微同)
]article_adlist-->利鸿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